我們經常會看到“技術變革”這個詞匯,以往的變革都是因為技術革新在某個行業中產生的,比如蒸汽機取代了手工作坊、電視取代電影、互聯網取代電視、Email取代郵局…… 而如今,由于互聯網和IT技術的發展,變革往往是某個公司的某個產品引發的,而這個產品的前途往往又和這個公司的運營能力掛鉤,這也就決定走了這種變革和取代的脆弱性。 如今的變革就是跟風效應,比如我們最近看到的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就是這樣,通過金額補貼,吸引買家和買家安裝客戶端,從而快速吸引一大批的用戶,進而引發整個社會的資源跟進。這樣就使得一些公司的營銷模式發生轉變,甚至這些公司的命運要和IT公司掛鉤,比如電商的發展導致一些實體企業轉變思路,將產品放在網絡上銷售,亞馬遜甚至導致很多書店沒辦法開下去…… 但如果仔細觀察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,這是一種跟風效應,就如同有人說:樓市馬上要崩盤。如果大家都相信他的話,都拋售,導致了樓市崩盤,那么他的觀點就成立了,而如果大家都不相信他的話,那么他的觀點就不成立。 IT產品的馬太效應也是一樣,大家都跟風,使得原本只是一個概念的產品馬上變成主流產品。如果沒有人使用,他也就永遠默默無名。但是分析其背后,偶然性必然存在必然性,信息分享及信息的民主化,原本就是互聯網1.0,2.0年代早已規劃好的方向,只是通過不同產品表達出來而已 所以抓住其骨干,無論哪種產品的變化,自然萬變不離其宗,營銷傳播的模式的變化不在于跟風,而是把握住新時代的脈搏,提煉出核心,無論哪種產品,都可以順勢而為。 第一點,信息由單向傳播變為互動傳播過程。 第二點,產品的品牌,變向為信息的歸屬感,即價值觀和意志的表述。 正所謂,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。傳播的過程就是志同道者的相聚過程。 |
最新評論